|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党团园地 >

思政启智 青春筑梦|油田六中思政课“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时间:2024-12-03      作者:孙赛 蒯建军      点击:
  近日,在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思政大讲堂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教育课。本次课程由刘超君副校长亲自授课,主题为“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刘校长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资料,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政盛宴。
  课程伊始,刘校长首先播放了南开大学2024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的现场视频。紧接着,刘校长以南开大学首任校长张伯苓提出的“爱国三问”作为引入,拉开了思政课的序幕。“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三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激发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感。
一、南开学子回答“爱国三问”
  在这一环节,刘校长讲述了近百年来南开大学的学子们是如何用实际回应这“爱国三问”的。南开学子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积极态度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对爱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秉持着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努力钻研前沿科学知识,无论是理工科的科技创新,还是文科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都融入了对祖国的热爱。而在2024年的今天,面对“爱国三问”,在南开大学的礼堂里,台下4000多名南开大学学生,齐声回答“是”“爱”“愿意”!这三个坚定的回答,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表达了南开学子们对祖国深沉的爱与坚定的信念。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对祖国的自豪与热爱!这一幕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为接下来的授课奠定了良好的氛围。
二、前辈用生命注释“爱国三问”
  接着,刘校长深情地讲述了前辈们的英勇事迹。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无数英雄前辈用生命对“爱国三问”作出了最壮烈、最伟大的注释。在战争时期,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冲锋陷阵,毫不退缩。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枪林弹雨中坚守自己的信仰,他们的每一滴鲜血都流淌着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新中国成立后,又有许多前辈们默默奉献在艰苦的建设一线。那些投身于大漠戈壁进行原子弹研发的科学家们,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隐姓埋名,为的就是让新中国能够在世界舞台上挺起脊梁,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祖国深沉的爱。这些前辈们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同学们的心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需要用生命去践行的伟大使命。
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刘校长在这部分内容中,着重强调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前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无论是偏远山区的支教事业,还是边疆地区的国防建设,都需要新时代青年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刘校长鼓励同学们要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将个人的青春梦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去。
四、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最后一部分,刘校长提出了“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的号召。在当今时代,青年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同学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要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敢于为正义发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勇往直前。刘校长鼓励同学们以那些优秀的前辈和同龄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挺起胸膛,担当责任,用奋斗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将自己的青春融入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整堂课下来,刘校长的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不仅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还激发了大家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