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举办多学科教学展示课活动
12月4日,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第36届教学展示课活动如期进行。上午进行了理化生三科展示课,下午进行了数学展示课,相关学科老师和部分其他学科青年教师、校领导参加了听评课活动。本届展示课是油田六中“三六三”主体教研模式中梯度赛课的重要活动,也是学校推进“6+1”课堂模式改革以来的首次课堂教学展示。执教展示课的老师们积极实践“6+1”课堂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广泛参与课堂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大家奉献了多节精彩纷呈的课堂,也引发了全校教师对“6+1”课堂模式的热议。
物理王花冰老师的科学探究课《电流的热效应》,从体验猜想入课,逐个探究影响电流热量的有关因素及相互影响。探究过程随学生的电路设计思路而行,学生的主体作用比较突出,同时体现了王老师备课的充分和对课堂生成的灵活应变能力。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探究的方法与合作的快乐。
化学林慧老师执教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带领学生经历药品选取、器材装置、实验制取和气体收集的完整实验过程。林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启发引导细致。学生积极思考,广泛参与,经过思、议、展等学习活动后,犹如拨云见雾般逐渐明晰了实验室的气体制取原理和过程,收获满满。
生物韩红芳老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课,从三位学生的动植物角色扮演导入,将学生带入到生物多样性现状不容乐观的话题中。韩老师完整呈现了“6+1”课堂模式,将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学生。学生在思、议、展三个学习环节中通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展示分享基本完成了学习目标,韩老师在“评”的环节将所学知识与学生自身相结合,让学生增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人有责的意识。
执教数学展示课的三位老师也同样尝试了“6+1”课堂模式,七年级侯孟婷老师《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的课堂上,“展”的环节里学生敢于发问,同伴热情解答,上台讲解板演毫不怯场。八年级刘一帆老师的《完全平方公式》一课,“导”的语言字斟句酌,精心设计,“议”环节组长训练有素,带领组员真学真思,呈现出最生动的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简洁精准,精选习题,课堂高效。九年级谢新芳老师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课,在“评”的环节里,老师精讲重点问题,根据“展”的学情最大化地解决学生的疑点、盲点。三节数学展示课各有亮点,体现了各备课组积极参与“6+1”课堂模式改革的热情与思考。数学教研组长关群峰老师在评课时阐述了自己对当前课堂改革的感悟,精辟入里,发人深思。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濮阳市油田六中作为市教育局推广“6+1”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实验学校,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改革步伐,越来越多的老师以开放的心态参与到课改的实践与探索中,而“6+1”课堂模式的展示课更是给大家提供了研讨和学习的范例。正如孟校长不断鼓励大家的那样:“往前迈一步,就是繁花似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油田六中全体教师不但有勇敢向前的革新意识,更有推进课改的教研智慧,必定会迎来课改之花的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