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文明六中 >

他山之石可攻玉 学以致用有新意

时间:2024-12-15      作者:关环 蒯建军      点击:
——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举办英语学科展示课活动
  12月12日下午,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第36届英语展示课暨“四课型”达标第二周期立标活动、推进6+1课堂模式研讨会如期进行。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和校领导参加了听课、研讨活动,部分其它学科老师也前来观摩学习。三节英语展示课都融入了6+1课堂模式,并且结合英语课课型进行了环节改进,让观摩的老师们拓宽了思路,同时也感受到了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的积极进取之心。
  七年级张方圆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关于季节话题的听说训练课。张老师在实践6+1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听说内容设计了“思展”“议展”“思议展”等环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在“议”的环节,张老师采用了两人结合练习、六人小组集体练习两种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听说训练机会。当各小组进行创意展示时,课堂达到了高潮,学生们准备的墨镜、篮球、风筝、钓鱼竿等道具瞬间将大家带到生活场景中。“小记者”认真采访,“受访者”机智回答并大胆展示特长,此起彼伏的笑声、掌声就是对这节课最好的褒奖。
  八年级石伟伟老师上的是一节阅读课——经典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石老师将6+1课堂模式与阅读课特点相结合,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在读中思、读中议、展中评,加强了英语朗读训练,而各组同号学生的共同展示又起到了相互补充完善、良性竞争的作用。“评”的环节里,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各小组高举自创的各种卡片、标语、手势展现对童话主题的探究理解,让思考有了具象的生动表达。这节课还使用了多元评价量表,将“教-学-评”一体化有机融合,及时反馈学生课堂表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年级余赛赛老师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英语阅读课,从品茶的真实场景导入,一杯杯香茗入口,课堂拉开序幕。这节课将掌握阅读答题技巧作为学习重点,以教材文本为例子训练考试题型。老师先是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展示,并及时精评归纳方法,完成第一轮答题者的順向思考操作。接着老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以出题老师的身份模拟命题,经过思、议环节后,展示时小组代表不但要公布试题、点名答题、评价表现,还要阐述命题理由,完整呈现第二轮命题者的考查视角。整节课双线并举,既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又创造性地以练带学、考教结合,板书设计也非常巧妙,禅意典雅。
  他山之石可攻玉,但三位老师及所在备课组并不拘泥于模式,在课改探索中让模式为我所用,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研讨时,英语教研组长张素婷老师还介绍了七年级备课组已超前研讨“6+1”课堂模式与英语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的融合方式,力争将这一模式与已取得的教研成果有机整合。宗慧紫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评”一体化的了解与感悟。孟庆付副校长高度评价了英语组在推进“6+1”课堂模式上的积极探索,并提醒大家一定要继续坚持严抓过关、重视检测,实现课改与成绩的双赢。
  改革中永远伴随着困难与挑战,在推进6+1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油田六中全体教师活学活用,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正以坚实的步伐一步步向前迈进。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