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交流 >

师德学习20230512陈忠法《努力向更高的师德境界攀升》

时间:2023-05-12      作者:陈忠法推荐      点击: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师德修养首先要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要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第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第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学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才会有甘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行动和精神;
  第三、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第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第五、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第六、终生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生学习"、"永远探索"的精神。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是在课堂。在教学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好与劣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道德观、学习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深远的不同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最好的人格魅力表现出来,良好人格就是榜样;要公平对待学生,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在人生观、道德观、学习观、价值观上要多从正面、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引导学生,力挺社会的正能量;教师的精心备课、对教学、对学生的信心、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耐心培养、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包容都是教师高尚的师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在坚守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前提下,努力向更高的师德境界攀升,力争成为具有敬业精神、服务精神和坚持公平原则的优秀教师.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