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交流 >

师德学习20241122孙赛《师德的三重境界》

时间:2024-11-22      作者:孙赛推荐      点击:
  作为教师,其师德由低至高分为三重境界:作为普通人的私德与公德、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与业德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仁德与贤德。前一种境界是后一种境界的支撑。
  一、作为普通人的私德与公德
  私德与公德是普通人道德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私德涉及的是私人领域;公德涉及的是公共领域。梁启超曾对私德与公德进行了界定:“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独善其身,依靠的是正其心、修其身,集中表现为“礼、义、廉、耻”;相善其群,依靠的是利于人、益于群,集中表现为“兼相爱,交相利”。公德与私德是个人道德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一端。
  教师首先是普通人,在他人面前,也有着体现私德和公德方面的言行。私德与公德均良好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如果教师在私德、公德方面做得还不如普通人,那将严重影响自己的职业形象。如果有的教师在公共场所违背公序良俗,可能很快就会被他人录下来放在网上,一旦教师的身份为人知晓,则很快成为舆论的焦点,在社会舆论面前,教师的私德和公德必然要做得比其他人好,否则无法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所传之道,其途径有言传更有身教。虽然教师是普通人,也有缺点,但社会舆论对于教师的要求却甚为严格。有的行为,即便是其他行业的人能做,教师也会因为自身的教师身份而不能做,这就是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与业德
  职德与业德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的细化,职德是一种必须坚守的底线,业德是一种努力达到的境界。将两者分开表述是为了进一步凸显业德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在谈论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向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德,人们在评价一位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有职业道德的时候,主要是看其是否违反职业或行业的纪律或规则,是否利用该职业或行业的优势做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德较少提及。然而,一项工作要高质量完成,仅看重职德还是远远不够的,以职德作为基础的业德才更加有助于工作绩效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兼备的职德与业德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有所不同。教师面向的主要群体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期的青少年,这决定了教师比其他职业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工作对象的影响更为深远。教师的职德与业德不仅对当前和近期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而且对青少年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态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良好职德的教师,是学生未来就业忠于职守的样板;具有良好业德的教师,是学生未来就业中精于业务的标准。这也是我们常听到,有的学生过了若干年后会说,自己的敬业态度和工作风格是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学来的。
  从实践中来看,人气高的教师往往在职德与业德方面获得均衡的发展。他们会对学生、教材进行研究,提供让所有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不断保持学习兴趣、学习士气和学习自觉性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他们会经常琢磨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会经常思考怎样做才不至于落下任何一个学生,会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与特长,让所教的学生人人出彩。
  三、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仁德与贤德
  仁德与贤德是教师在私德与公德领域的发展,也是教师在职德与业德领域的升华。仁德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投入;贤德指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指导,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创新。
  仁德的核心是爱心,集中表现为做人厚道、谦虚诚实、爱护学生、保持高度的职业自觉等等;
  贤德的核心是忠诚,集中表现为为人豁达、顾大局、注重传递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朝着利于社会、利于国家的方向发展等等;。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学生时,因此其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爱心不仅让学生得到温暖,而且会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教师的忠诚不仅让学生获得社会正能量,而且教会学生理性地将自我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仁德和贤德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虽然关爱学生,但在言行上常常给学生传递一些社会的负面信息,以个人对于社会的偏见影响学生,所教的学生身受其影响,逐渐思想偏激和愤世嫉俗。有的教师虽然善于讲道理,也帮助学生形成了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对于学生关注太少,学生得不到教师的爱护,所讲的道理往往游离于冷漠的师生关系之外,难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认同。只有仁德与贤德融为一体的教师才是学生们从感性上接受、从理性上认同的教师。
  仁德与贤德的同时具备,让教师在传递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