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交流 >

师德学习20231124杜朝选推荐《教育家李庾南和她的教学法》

时间:2023-11-24      作者:杜朝选推荐      点击:
教育家李庾南和她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
  李庾南是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几乎获得了一名教师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奖章等。她在实践中创立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李庾南是教坛的一棵“常青树”,年过八旬依然坚守讲台。从1957年8月站上南通市启秀中学的讲台,李庾南一直在同一所学校教同一门学科,是真正从课堂里走出的“大先生”。被定义为:“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典范。
 
  中国教师报记者:早在1978年,您就提出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理念,如今已逐步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您最初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实践研究已有45年了。1978年是我从教的第21个年头。反思课堂教学我发现,受“老师多讲,学生多得”的“满堂灌”观念的束缚,我与大多数教师一样,普遍重视“讲”而忽视“学”,教育资源也非常单调,只有教科书。许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是靠教师讲会的,教师多讲,学生多得;教师少讲,学生少得;教师不讲,学生不能学。”这种片面追求老师讲的功效,只追求好成绩的教学观存在明显的不足。
  结合教学中产生的困惑,我发现了问题所在——学生不是仅靠教师教会的,要靠自己学会。于是,我就提出了“自学”。课堂不是封闭的,不是教师一讲到底,要让学生能够提问交流,互相借鉴成功经验,帮助彼此克服困难,这就是“议论”。“议论”是一个问题不止于找到问题答案,在研究这个问题过程中可能又产生新的问题,再研究它相当于又研究了新的问题,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拓展”。因此,通过“议论”得到的收获源于初衷又不止于初衷。教师的作用是什么?不是告诉学生“这是什么”,而是点拨一下,帮助一下,指引一下,使学生能明白“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引导”。实际上,“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不只是一个具体的方法,它有教学的核心理念,有对应的教学原则,有具体的评测标准等。
 
  中国教师报记者:请您详细解读一下“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核心理念。
  李庾南: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变照本宣科“忠实于教材”为从学生实际和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出发,重组教学内容,实行单元教学;变长期机械沿袭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为巧妙运用并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自学、议论、引导”三个基本环节;变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为生动活泼、浑然一体的“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结合教与学的形式;变只重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相融并重,和谐发展;变单一的继承和吸纳知识为会学、会探索、会创造知识。“自学·议论·引导”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它侧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

  中国教师报:在众多学习方式中,您为什么如此看重学生的自学?
  李庾南:在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技能,而且能清醒地懂得自己是怎样学会的,习得经验、方法、情感;在面对新知识时自己能独立学且学会,遇到新问题时自己能分析,并能联想已有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解决问题,即达到“会学”。因此,我更强调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培养自学能力。
  我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要作为手段,还要作为目的。在“本体论”和“生成论”理念支撑下,我开展了学力及其发展的理论研究,界定了学力的内涵:学力是指学习者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在“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上取得的实际效果,学习者在形成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达到的实际水准和程度。其核心是学生积极自主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精神品格。所以,在我看来,学力是人的核心素养的核心。
  在实践中,我逐步总结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内涵、学生自学的心理过程、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层次序列”等理论体系和操作框架。在教学理念上解决了如下问题:学生不是靠教师讲会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地“看、听、问、议、练、操作”等自己学会的;“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是,在想懂中达到懂想,在学会中达到会学,最终形成自学能力;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更要突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