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感谢王老师能够给我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今天能够有机会在此和各位家长之间有个相互交流的机会,确切的说,此时此刻我仅仅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掐指算来,我已经有整整12年没有出门工作过了,不是说我们的家庭条件有多么的优越,也不是说我本人总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个稍有志向的女人谁都不愿意整天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里和衣服鞋袜的洗刷声中聊聊度日,为了一心一意的照顾孩子,有些时候作为家长就必须学会放弃一些东西,有舍才会有得。
俗话说得好:“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小的时候,我们常常担心孩子的身体;长大以后,我们又会操心孩子的学习;毕业之后我们又会挂心他们的工作;成人之后我们又会劳心他们的婚姻……
天底下的父母都是怀抱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炽热之心来抚育自己的孩子,但是事实与想象的毕竟有着大相径庭的出入。有的孩子曾经是这样来形容的——“自从小学升入初中之后仿佛就像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因为学习科目增加了,作息时间愈发的早出晚归了,作业的数量也慢慢的超出负荷了。我也曾经一度的很心疼孩子,觉得她睡眠时间不足,精神状态欠佳,但是从始至终我没在孩子面前把自己的种种不安和焦虑的神情表现出来,更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去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我会让她百忙抽空的午睡上一个小时,还有在伙食上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合心一些,仅此而以!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孩子总归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因为我坚信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们家的孩子也一定能做到,甚至也许会比别人做的更好一些!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我在QQ空间里特地为她拟定了一个标题叫做《暖言暖语》的连载日志,专门用来描写她在生活中一些很有趣很值得一提的与亲人之间或者与朋友之间幽默诙谐的言行,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五年级。一路走来,当孩子翻看以往我对她言行记录的同时,她会发现她的父母是多么的在乎她,爱护她,重视她,很多次她都会很自豪的说:“妈妈,原来我小时候是那么的可爱,甚至还会语出惊人啊!”我想,这些回忆将会成为孩子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难能可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幼儿时代,每晚为她讲故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小学时期我就要求她自行阅读,让她自己从中领略文章的意义和真谛。
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兴趣,比方说语文,我会推荐她去看一些我认为很有意义的课外书籍,例如《儿童文学》,这个始创于1963年的杂志,还有沈石溪写的有关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小说集,还有莫言的短篇小说和散文,这些优美的文字通常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孩子的情操,在循序渐进中提高了了孩子的写作。
我觉得上了初中以后在课上进行的随堂作文就非常的有意义,既能让学生在定时定点当中临场发挥,而且写作的同时又能够让孩子脱离了在小学时期形成的对父母的依赖性这一不良习惯.一般她的作文经同学批改过之后带回家,我都会认真仔细的阅读几遍,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和语病句还有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并且让她一一订正之后把作文抄写到她QQ空间的日志里,这样经年累月下来,孩子就能经常翻阅她以前的作文,再对比对比她现在的写作水平,她就能轻而易举分出高低,这也许就是孔圣人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吧!
有些时候,孩子的作文取材过于普通,语句过于平淡,而且内容往往拖沓冗长千篇一律,面对我的批评和意见她往往总是充耳不闻或者不屑一顾,有一次我对她语重心长的说:”孩子,妈妈小的时候没有你现在这么优越的条件,跟父母讨要零花钱并不是唾手可得而是难于登天,妈妈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接二连三的在报纸上和杂志上发表自己所写的文章了,依靠微薄的稿酬妈妈就能满足自己的所想所愿,这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吗?“于是她就会沉寂很久,欣然接受我的意见。其实有些时候说话的方式尤为重要,稍稍旁敲侧击一下,不是用粗暴解决问题而是用举例来达到效果,既能说服孩子又能不伤她的自尊。
至于数学,三分之一是看她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三分之一是看她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三分之一是她爸爸对她的严格要求,他的爸爸会不厌其烦的每天给他检查数学作业,有时候会给他分析哪种方法更简便快捷,有时候父女俩经常会为一道题目争辩的面红耳赤,孩子有孩子独到的见解,这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
还有英语,多读多背多写,最关键的还是一个“勤”字,今天该记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就不能拖延到明天,渐渐的她就会掌握学习方式,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锲而不舍的坚持才能取得一定的稳定成绩!
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方说孩子个性好强但缺乏韧性,生活上自理能力很是薄弱,我们不能一味的强求她按照我们的设想一定要去做什么达到怎么样的要求,至始至终我都是顺其自然,不苛求,不强迫,不体罚,我会用成人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再有一个,我觉得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身心健康发展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针对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我都会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再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还会将写好的体会拿去给孩子过目一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做好榜样,我想这个是很有必要的。
人生之路只有结果没有如果,上一次的考试成绩只能算是一个过去式,哪次考得好了我们就应该多多表扬表扬孩子,哪次考的不太理想了我们就多多鼓励鼓励孩子,分数的高低并不是用来衡量孩子是否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我看来,具备正直的好品格才是孩子最首要的一面.
借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养孩子的原理就如同养花,我相信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浇灌之下,在各位家长的辛勤耕耘当中,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开出最绚烂的花朵,结出最香甜的果实!
以上就是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