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交流 >

聂定成老师推荐的修养文章

时间:2021-12-01      作者:聂定成推荐      点击:
  一位高僧说:真正“好命”的人,往往有3个特征,有一个就不会差。这位高僧,就是李叔同,也就是弘一大师。毋庸置疑,弘一大师是我国佛教史上杰出的一代高僧。弘一大师集儒释道之大成,长年在各地讲经说法,写下了大量声情并茂的、宣扬净土的文章。他大张旗鼓地弘扬律法,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光大建立了不朽功劳。弘一法师有情众生,可以说是天下人的心灵的导师。曾经,弘一法师告诫世人:真正“好命”的人,往往有这样3个特征——
  一、有大的胸怀和度量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清·印光大师禅语
  有些人,他们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些错误,想一心向佛,恐怕菩萨不收留他们。其实,菩萨对于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是不会嫌弃的,都会一律平等地收入门下,并引导他们往生极乐世界。由此可见佛的慈悲胸怀。
  对于这句话,弘一大师是这样诠释的:其实每一个人对于犯错之人都应该予以包容、谅解。在大师眼里,包容犯错之人,就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做人的气量和气度。做人要有的博大胸怀,特别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更是如此。
  正所谓,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宽广的人,乍逢喜事淡然不癫,突遇悲愁泰然不惊,对批评清风能感,对热血清风能化,对诽谤修足有情,对压抑兰香有怀,受到冤枉做清水淡饮,遇到嘲讽笑当清风拂面。
  有此胸怀之人,何愁不成功,何愁没有“好命”?!
  二、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在心志方面要用苦来磨练,意趣要以乐为目标,做人气度要大量,言行举止要谨慎。”弘一法师常常用这句话来总结做人必须养成的四种品质,在弘一法师的眼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修养之一。
  弘一大师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的心灵感到幸福。乐观的人终将成就乐观的人生,悲观的人只能躲在岁月的角落里偷偷地哭泣,面对人生,我们所能选择的就只有乐观。乐观能使人战胜挫折,给人以希望,赋予人们力量,它使人笑对人生,使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乐观是幸福的种子,是快乐的源头,是生活的开心果。乐观的滋味是甘甜和醇香,是清新和清凉,乐观使我们心潮澎湃,心想事成,心心相印,心花怒放,乐观的感觉真的很好。
  而悲观是失望的兄弟,是失败的根源,是苦恼的要素,是烦恼的土壤。悲观之树只能开出苦涩的花,结出烦人的果。悲观使人心烦意乱,心存疑虑,心急火燎,心急如焚,悲观的滋味很不好受。
  大师提示我们:真正的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不是对未来不切实际的狂想,同样不是面对困难毫无畏惧和不假思索地前进。真正的乐观态度,是知道人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相信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肯定有艰难险阻,但是,他始终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会获得成功,对生活和生命抱着积极的、乐观的看法。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是积极地面对,他们不断学习,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直至成功。
  这样,人生会变得更加完美,人生会越来越“好运”!
  三、有放手一搏的勇气
  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清·印光大师禅语
  “在当今世道,有些人的见识简直很浅显,局势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犹如一个人睡在积薪之上,下面的烈火已经烧燃了。局势已经危急到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悠闲度日呢?要专志求救于一句佛号。”
  对这句,弘一大师深有感触。那是在1938年3月,弘一大师去厦门居住。当时,敌机敌舰经常骚扰厦门。徒弟们就劝他到内地去,弘一大师拒绝了。他说:“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倘遇变乱,愿以身殉。”并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殉教室”。
当时的情况已经到了危急关头,如果不去躲避的话,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就在这危急关头,弘一大师没有退缩,没有躲避,而是用自己的决心和行动来鼓舞大家,不要放弃,不要害怕。
  面对险恶的境地,需要的是实力,但是更加需要勇气以及不可战胜的信心和毅力。既然消极放弃也是失败,为什么不大干一场,放手一搏呢?或许还会出现成功的机会。
  许多人在危急关头,由于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惊慌失措,或者因为害怕而失去了斗争的勇气,结果,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消极地等待,毫无作为地接受命运结果的到来,还不如鼓起勇气站起来进行抗争。也许拼命一搏会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甚至能够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