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组织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网上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增强了我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参加培训前,我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教学课件的制作和教学资料(实验视频、动画)的查找收集上,但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信息技术2.0的网上培训活动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一打开学习内容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无论是专家的技术指导,还是教师教学案例的分享,都让我眼前一亮;每节课的讲解都让我收获满满:原来视频可以这样制作剪辑!原来动画的制作并不复杂!培训最后需要老师提交一节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案例,认真研究后,我选择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课。这节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演示实验所需时间过长,实验现象微弱难以让全部学生都观察到,日食、月食成因描述抽象等几个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利用本次培训中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备课初期,我进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等教学资源网,查找关于“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课件和教学实录等。通过观看,学习,分析,筛选网络平台上的大量教学资源,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在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匀这一条件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需要液体静置2-3小时才可以近距离看到明显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选择录制实验视频,并将录制的视频利用“剪映”进行剪辑,去除噪音,现象放大,倍速播放,最终将完整清晰的实验过程浓缩于不到2分钟的视频中,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日食,月食现象时,虽然学生对于日食,月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单纯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没有直观的视觉体验,部分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网上先后下载了动画工厂,Flash动画制作,画伴等软件,想要制作出模拟日食,月食的动画,但被费用高昂、制作难度较大等原因劝退。最终选择了信息技术2.0平台推荐的“万彩动画大师”,并根据视频讲解,一步步学习,添加背景,添加图形,编辑图形,设计动作路径,设计动作时长,成功制作了日食,月食的简易动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是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因为小孔成像实验光斑微弱,现象几乎观察不到,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从来没有做过实验,学生也未曾看过小孔成像现象,只能通过教师画图这一方式抽象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学生往往只是记住而不只是掌握住。所以为突破这一难点,我挑选了大功率的光源,不断调整物距和像距,最终在光屏上形成了清晰的像,但成像太小,只能近距离观察到。所以我选择进行实时同屏交互的方法,在对比了希沃,易课+,鸿合多屏互动等软件后,我选择了更为流畅的易课+软件进行近距离实验投影,将微小的实验现象通过投影放大在屏幕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见清晰地实验现象。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乘势而上必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将所学所知应用于教学中,更出色的完成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