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
联系我们|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 页 > 师德楷模 >

【每月一星】鲁雯静: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时间:2024-02-26      作者:鲁雯静      点击:


 
  鲁雯静老师新入职不到两年时间,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居于年级前列。她在教学过程中她大胆尝试,打造出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语文高效课堂”模式,多次作为青年教师优秀代表在学校分享教学经验。她还负责校园广播站工作,组建“油田六中校园之声”文化社团,先后荣获“濮阳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濮阳市“奋进新征程,志做大先生”师德主题演讲比赛市级决赛一等奖、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青年岗位能手、濮阳市油田第六中学“奋进杯”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下面是鲁雯静老师分享的成长感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来到油田六中两年来,在各位同事的无私帮助下,我虚心学习,努力成长,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回望过去,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的最大幸福是个人的专业成长,是努力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过程。在初入教坛“艰难跋涉”的时光里,我收获良多。今天借此机会,我想用三句话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

  课比天大,“教”踏实地
  教师的成长的第一步首先要站稳讲台。我始终记得入职培训时孙赛书记曾说过的一句话:“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课上好,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能力是他的教学能力。”
  刚入职时,面对崭新的教育之路除了紧张和不安,更多的是对未知的迷茫。犹记得站在讲台上讲授的第一堂课——《春》,我精心备课,引导学生概括课文所描绘的“春”的几个画面,并从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图景结合修辞说说理由,课堂推进比较顺利,可当我只满足于此的时候,随堂听课的孟校长指出了这节课一些欠缺,例如过于面面俱到、尤其是没有将新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实到课堂当中……当时的我竟不知一堂课要有如此之细节,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一刻我切实地理解了《学记》里说:“教然后知困。”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名需要汲取教育教学知识的学生。
  第一次听陈海云主任的课让我至今难忘。那是我最不擅长的作文教学课,虽然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当时课堂上大部分的细节都已淡忘,但课上学生此起彼伏站起来分享答案的身影、老师赞赏学生优雅的笑容,至今仍在我眼前晃动。那堂课的第一感受是震撼,紧接着是打心底里的佩服,再后来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感悟:常态课没有打分的标准,没有定性的评价,没有现场的监督,老师的真情投入程度,老师的真心付出,才有课堂里呈现的温度和一节课要达到的高度。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堂常态课。在课前,多一些准备和付出;在课堂上,多一些倾听与互动,我们的常态课才能上得精彩。
  从此作为初登讲台的我明白了许多。当我再次登上讲台,学生的表情、眼神在我眼前分外明朗,这些似乎是以前看不到的,或者是因为匆忙而来不及看、来不及感觉的。我开始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尝试掠过教室里的每一双眼睛、每一张脸。从那时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把学生真正装进心里,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思考和表达的权利。一堂好课应该是言已终而意未尽。从此,课堂上,我时常留给孩子们广阔的想象空间,任他们天马行空地想,肆无忌惮地说。只有课前进行精心准备才能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光彩,只有每天用心用情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化茧成蝶,感恩磨砺
  依然记得新教师汇报课,我选择了自己特别喜欢却又充满挑战的《老王》这一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阅读梳理文本后,搜寻了全网的名师课例,观视频、翻课件、看实录,试图寻找讲课的灵感。经过两三天的不断学习,我初步确定了自己讲课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准备教案,制作课件。第一次试讲,我虽紧张,却也不缺自信与激情,自认为潜心半个多月设计的教学思路一定会精彩巧妙,没成想课堂上教学环节难以推进、教学重点也不突出、学生的答案总是在我的预料之外,生拉硬拽成为了本堂课最大的问题。虽已经历过一次展示课,做好了心理建设,可我的心情还是一下子从“期待极了”落到“糟糕透了”,满心烦恼,学生怎么就不能走上我预设的路呢?
  困惑之际,我的教学师父陈海云主任、王淑娥老师,如及时雨一般给我提供了诸多实质性建议。王老师提示我不要抱怨学生,应关注学情,课前就要有多种预案,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陈主任告诉我应该立足新课标,结合“情境化”要求,引导学生从感悟周围事物、人物出发。其他各位老师也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各有侧重地帮助我一起挖掘切入点,设想教学环节。当所有的设计被推翻,一切又回到起点,结合老师们的建议,针对磨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及时调整思路,根据学生年龄和已有的知识背景重新设计问题。果然再次磨课时,学生深有同感,学习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看到学生的反应我也更有自信了。此后便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与反复调整。一次次备课熬至深夜,一次次磨课认真修改,一次次聆听教诲,一次次重振旗鼓,这一切仍然历历在目。正式上课时,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这篇文章当中。
  现在我很庆幸自己鼓起勇气上了这次课。在一次次的查找资料、构思设计的过程中,在一次一次经过被否定中、在语文组同事不遗余力的指正帮助中,在校领导听评课的指导点评中,在学生们期待又肯定的目光中,我也在不断成长。我也更加明白了上好一次展示课不仅仅是追求完美课堂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对我而言,每一次磨课都是艰辛的,但细心品味何尝不也是一种成长的幸福?、

  虚心学习,“研”途寻理
  “与优秀者同行,与奋斗者同进”这句话是加入油田六中这个大家庭以来最大的感受。回顾这一年多来,教学工作事无巨细,学科备课繁重紧张,先行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各种教学比赛接踵而至,我常常倍感苦恼,压力如泰山压顶般袭来,但是,我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的身后,站着一个有爱心有温暖的团队。组的每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教研氛围浓厚,这些都成为我虚心学习、汲取教学营养的源泉。面对艰巨的任务,我曾因自己稚嫩而不敢尝试,也曾因工作繁忙而想逃避,是这些前辈们的鼓励让我重塑信心,我把各种任务当作是炼内功、丰底蕴、强力量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里,我和组内的青年教师一起虚心求教,组内的老教师倾囊相授,这样和谐互助同心发展的团队,是助推我快速成长的重要力量!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虽微致远。“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面对平时教学中的困惑,我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国家教育智慧平台”观看优秀教学课例,我找到课堂授课的灵感;阅读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有时让我的教学困惑茅塞顿开;虚心听同事们的先行课,我知道了自己课堂教学上的不足。我深知,在教学成长的路上,不是自己突然变强了,而是前辈们的关怀与期待像一双双无形的手,扶着我一步一步站稳讲台,是自己日积月累的学习,让自己一点一点成长,成为了更加理想的自己。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虽然终日忙碌,但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因为路虽崎岖但不黑暗,星星点点的指引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如今,我褪去初入社会青涩,戒掉学生时期的乖张,模仿着恩师们的样子,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我很喜欢现在的自己,因为我在不断探索,尝试突破,感受成长,享受喜悦;我感谢走得很慢但一直在向前的自己,因为真诚和努力一定不会被辜负。
  每一颗种子,都曾与黄土共壤,暗自汲取能量,终得岁物丰成。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我深知,我们不是太阳,但我们托起的是太阳;我们不是希望,但我们播撒的是希望。我会不断地向下扎根,持续地向上生长。
  教育理想长路漫漫,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首 页 |学校简介 |文明六中 |党团园地 |师德楷模 |学生榜样 |小荷文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