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心先进杨亚民事迹
杨亚民是油田六中语文教师,语文教研组长,初三语文备课组长,六中办公室干事。
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任教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特长,刻苦学习,不断钻研教育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改革教学方法,一学年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一. 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杨亚民老师,坚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材,不断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实施教学改革。现代化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由教学的“一面手”成为教学“多面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单单说掌握语文知识就够了,现在强调“大语文”理念,这就要求一个教师要有综合的文化素养,对于历史、哲学、人文地理等等的一类学科都应该有较为熟悉的认识,甚至非文科的学科也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得心应手。杨老师在未来为自己的定位上,不再简单地强调做“苦干型”的教师,更要向“科研型”“学者型”方向发展。
二、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方法
杨亚民老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业务上精益求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学生对语文发生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文学积累;有了兴趣,使全体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形式的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他已是一个老教师了,但他每一节课,都积极准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他的每一节,学生都兴趣盎然、热情高涨,他的课堂,常常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从而感受语文无尽的魅力。
从杨老师的教学中,他特别重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他还学生以主体地位,教会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写批注,联系生活,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重视感悟,重视培养语感。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场所,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解读文本的场所,张扬学生个性的家园,凸现学生人性的乐土,使阅读教学个性化,充满生机和活力,杨老师积极探索着。他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点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三、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杨亚民老师身为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他工作认真,以身作则,全组老师都能全部心血倾注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在新课标实施后,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他组织全校语文教师积极投身新课改,开展各种活动,坚持集体备课、每学期创新课活动、每周“先行课”等活动,这些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产生了明显效果。在教科研方面,在他的带领下,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科研气氛浓厚。形成了教学中的难题就是科研课题"的教科研特色。组内教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网上下载资料到课件的设计制作,他们都有能互相交流,深入开展现代化教育媒体与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全组设计出教学课件上百件,组内教师既有共同创造备课组教学特色,又具有各自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教学研究的方向也多样化。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已发表或获奖的有多篇。以杨亚民老师为主组织并参与的国家级课题“中学创新写作与实验”的研究任务,200年8月通过国家课题组的验收。油田六中被评为国家先进实验学校,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在工作中杨亚民老师还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以老带新,与年轻教师共同成长,杨亚民老师还是初三语文备课组长,他带领全组教师认真教学,努力工作,组织教研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指导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初三语文备课组的陈海云、江梅是两位较年轻的教师,为了使她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他根据学校工作部署,实施了一整套培养新教师的有效措施:(1)师徒结对,陈海云、江梅由杨亚民老师帮带。(2)备课指导。在备课过程中,杨亚民老师在包括处理教材、撰写教案、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都对两位年轻教师进行细心指导。(3)试教。在正式上课前,杨老师先听两位年轻教师上课,再对她们进行指导。(4)教案审阅。年轻教师的教案先由杨老师审阅、修改、订正后,再去上课。(5)听课。年轻教师对杨老师的课是每周必听一次。他还鼓励年轻教师随时去听其他教师的课,不必先打招呼。因此她们兼听好几位老教师的课,从中进行比较,取其精华,融于自己的教学中。同时,杨老师要求两位年轻教师间也开展相互听课。因此,年轻教师听课每学期多的达50多节。(6)课后讨论。年轻教师听杨教师课后,能提出问题当面探讨、请教,杨教师在听新教师的课后,当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毫不留情。同时两位年轻教师共同听课后还能进行一起相互讨论、分析。总之,在教学上新老教师间畅所欲言,互相探讨,共同研究,在在初三语文组形成了良好的风气。通过以上措施的培养,使年轻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进步很快,陈海云老师在上学期获得学校创新课大赛一等奖,江梅老师的创新课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初三语文备课组5月份荣获教育中心“青年教职工素质提升计划活动先进集体”。
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中,他更是热心诚恳,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帮助老师,常自军老师代表油田教育中心参加河南省语文创新课大赛,他与常老师一起研究教材,一起查找资料,一起进行课堂设计,一遍一遍听评,并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常老师不服众望,获得了河南省语文创新课大赛一等奖,为油田教育争了光
四、其它工作,任劳任怨
杨亚民老师不仅潜心教学,带两个班语文课,而且担任学校办公室工作,负责学校宣传报导工作,在他的积极参与下,六中宣传报导任务完成300%,得到中心的好评,他还组织编撰了《油田六中优秀作文选刊》,共办了25期,2006年6月又编写了油田六中校刊《沃土》,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平时学校的许多材料,不管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他都能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任务,平时不管那一位老师整理材料,他都热心帮助,从不推脱。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新世纪里,新课程的设置已经开始,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杨亚民老师将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